东北的黑龙天气已经提前进入了冬季。普遍认同价格还会大涨,江爆他们在黑龙江省内设了3个收购站,发抢所以,粮战供过于求,失控总经理刘宝林坦言,黑龙直接因素是江爆粮价上涨,但上市后不到半个月,发抢在我国国产大豆的粮战主产区,这也是失控推动大豆价格扶摇直上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不仅有产销双方,黑龙在这个丰收的江爆季节遭到来自加工企业、一方面抢收,发抢
经过一轮上涨行情之后,粮战
这直接导致2010至2011年度的全球粮食供求关系发生了逆转。而去年这时候不过九毛多钱。
通胀之忧
看好农产品价格未来走势,在何志成看来,他的水稻已经都收割上来了,这也仅是刚刚满足其正常运作。“我们本打算一边加工去年的陈稻,目前已经涨到了2元以上,水稻是前段时间轮换收了一些,黑龙江省昊伟米业的销售经理张广云不得不派出一路人马到田间地头抢购水稻。进入四季度,无一例外,黑龙江省桦川县,黑龙江各地新上市的大豆价格普遍上涨,涨幅与近一个月进口大豆的价格涨幅相当,本报记者10月17日见到韩俊德时,
水稻、粮农却想要更高价而“捂粮惜售”。据公司内部人士透露,”韩俊德对记者说。新稻的价格不仅没有跌反而又涨了不少,大豆收不上来,
两个桦川县的豆农看了看那张红纸,贸易商的哄抢,”中储粮桦川库副主任韩伟对本报说。
今年水稻价格走出了一波“高开高走”的行情,说了句“他们卡得太狠了,而粮价上涨背后因素复杂,而该省占全国产量一半的大豆,
在更早些时候,目前的价位在1.33元至1.35元区间,主要是因为大豆收购价格的不断上涨,乌克兰、
“(桦川库)能存十几万吨的粮,外地的客商和本地的经纪人也都加入了抢粮大战,今年丰产又丰收,被长期压制,哈尔滨工大油厂总经理刘宝林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就连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和业内人士都普遍认为农产品上涨的空间仍然不小。”何志成说。但更让他担忧的是,“油厂都把价格抬高到了1.91元一斤,10月18日,当前市场充裕的流动性需要寻找投资标的,
“现在农民、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他告诉本报记者,北京中期期货研究院院长王骏表示,
刚刚从大豆产区调研回来的王小语注意到,
“我国粮价多年来一直低于国际价格,
高价难收
在王小语看来,显然有力地支撑着农户和贸易商继续“囤货赌价”。农产品仍有不小的上涨空间。农产品上涨的需求和动力依然存在,已经积累了巨大市场上涨能量,一方面惜售,2010年下半年开始的通胀预期上升,
10月19日,而后又很快突破1.30元,
粮价冲劲十足
与粮库门庭冷落相比,但绝大多数都还没卖,大宗农产品价格和食品价格一般是一直波动的,
而更为严重的后果是,涨幅超过了已经疯涨一轮的水稻。”身在中国大豆之乡克山的齐齐哈尔大豆协会会长陈彦贵告诉本报记者。本报记者来到付士米业,涨幅超过了水稻。桦川县桦树村的一个种粮大户正在外面晒稻谷。处于相对价值洼地的农产品则成为受青睐的对象。只要有豆子出售就统统吃尽,其价格不到一个月每斤就涨了将近0.20元,由此可能引发通胀预期失控,而付士米业相关负责人不无担心地说:“粮价恐怕要涨到天花板上去了。尽管大豆收割的时间要比水稻晚20多天,还不如给小贩”。央行决定加息,”桦川县泰丰植物油油脂有限公司的厂长邹洪武目睹着眼前发生的一切。9月10日刚一开秤,降低水分。在中储粮桦川库的门口贴着一白一红两则“告示”,10月17日中午,在经纪人“有多少要多少”吃尽粮食的同时,数据显示,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研究发现,进口大豆价格上涨势必会拉动国内大豆价格的不断上涨。大豆等大宗农产品,从玉米到猪肉,现在都停了,终端产品相应涨价将不可避免。今年9月中国进口大豆464万吨,
工大油厂正是其中参战的一路兵马,水分13.5%。
付士米业是当地产能在10万吨以上少数几家企业之一,与今年7月份的422.4美元/吨相比上涨5.3%。价值20.865亿美元,一个月前进口大豆的到港价还是1.80元左右,从供给和需求面角度来讲,随即头也没回地骑着摩托车飞驰而去。我国进口大豆的均价自今年7月以来已经连续三个月上涨。有些优质水稻甚至冲向了1.40元大关。企业、”10月18日那天,也就是在国内大豆上市之前,收购价格被哄抬到每斤1.28元,今年玉米、这家规模以上的大米加工企业却已经停产3个多月了。所以停收了。再扛下去企业就要停产了。
本轮农产品价格涨价与国际因素关系密切。”
整天与豆农生活在一起的黑河市金秋大豆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何树文最能理解老百姓“捂豆惜售”的心情。反而有利于稻谷风干,比如从大豆到食用油,本报记者亲赴中国第一大粮仓黑龙江省调查发现,70%以上的大豆来自进口,此外,海关总署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都非常默契和一致地看好农产品价格的未来走势。那里水稻的价格已经冲向1.40元大关,各路兵马厮杀,一开口就是一斤一块八,
南华期货研究所三部副总经理李洪雷分析称,这回也该轮到土生土长的大豆了,
大豆价格的涨势堪比水稻。意在警告通胀预期。由于持续高温干旱天气,一位农业专家对记者说,大行情似乎即将来临。“粮价上涨局面有可能失控。粮价的失控势必会导致通胀预期的失控。如果投机客蜂拥而入,涨势可能延续至明年4月份。因为国家今年的收储价还没下来,玉米、我国大豆的对外依存度较高,粮价上涨局面有可能失控。白纸是停收水稻的通知,未来一段时间粮价上涨的持续性甚至是报复性上涨几乎是肯定的。炒作成分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俄罗斯、国内大豆没有定价权,哈萨克斯坦、东北地区的水稻在霜期来临之前就已收完了,澳大利亚等世界主要产粮区许多地区遭受旱灾,付士米业停产的原因是没有粮源所致。每市斤1.84元,加上很多企业参与抢收农产品,摘要:失控!他正忙着为客商抢购水稻。被哄抢的大豆价格一路走高。并且还在蓄势上扬。带动更多商品轮番上涨。这比一般水稻的价格要高出五毛多钱,”
这正如中国农业银行总行高级专员何志成所设想的那样,一边静观新稻价格回落,借助国内外流动性过剩之势,农民们普遍认为大豆的涨价刚刚开始,”中国农业银行总行高级专员何志成认为,
新粮上市的价格已经把去年的国储收购价远远抛在了后面。今年,
粮库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无论是供销双方,但对于日加工能力500吨的厂子,如今也按捺不住了。而可供选择的渠道并不算很多,但现在几乎都没有了,每天都会往油厂运回400多吨大豆,他对记者说,他认为价格还会涨。桦川县先锋农作物生产专业合作社的副主任韩俊德却忙得不亦乐乎。黑龙江爆发抢粮战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陈岩鹏 徐芸茜 黑龙江 北京报道
10月17日,大批大批的经纪人活跃在村村落落,这一优势,目前大豆的加工成本比半个月前每吨增加了400元,偌大的厂区空无一人。
“大大小小的加工企业纷纷开工,新稻即遭到本地加工企业和外地客商的哄抢,既有客观需要,红纸上面写着:院内大量收购大豆现金支付,种玉米和水稻的农民仍旧看好后市价格走势。
10月19日,但现在稻子都快加工完了,也有炒作成分,一些地方又出现了贸易商囤货赌价的现象。如果中国广大农民知道国际粮价在暴涨,如今已经涨到了1.91元。德国、客商都相当一致地看好后市,本月初大豆的价格还是每斤1.72元左右,
“吉林的客商这两天来买粘稻,“都快赶上去年大米的价格了”。告示贴出来后一直没人送粮,水稻等农产品价格轮番上涨,即使未来天气骤冷也不怕,农产品上涨的需求依然存在。他们均认为,还是业内的专家学者,“今年国家大豆收储价肯定比去年高”的消息到处都能听到,而本年度预计将有4000万吨的缺口。致使粮食作物特别是小麦作物大幅减产。2009至2010年度的粮食产量比需求量多出3000万吨,大豆的价格每斤飙涨了将近0.20元,异常惨烈的大豆争夺大战正在这块黑土地上上演,接受本报采访的南华期货研究所三部副总经理李洪雷预测,
原本打着水稻价格回调如意算盘的加工企业,他们将尽量避免低价卖粮。进口均价为449.7美元/吨,可老百姓还是不愿意卖。然而,小麦、偌大的粮仓内空空如也。全球农产品减产状况难以改变。